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4月15日

生态农业铺就美丽乡村路

本报记者 陈琦琦

本文字数:1333

图为建设中的“潼享田园”。 范前锋 摄

 

“美丽乡村,产业先行。”溱潼镇湖南村党支部书记宋来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丽”不仅指乡村水清路洁,更关键的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增加他们的收入。

湖南村作为第二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潼享田园”农渔体验休闲综合项目是该村产业发展创新之举。“潼享田园”距溱湖风景区仅500米之遥,是该村依托现有水利生态护坡展示、葡萄园、菱藕塘等资源打造的宜居宜游的农娱综合体,含有共享菜地、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土灶烧烤、亲子娱乐、民俗风情表演等子项目。“精品民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整体建成后,能为周边村民提供50个工作岗位。届时,既能提升本村对外旅游形象,还能为村庄带来新的客户群体,从而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宋来富说。

近年来,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依托“田湖林岛”独特风貌,我区正聚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出里下河环溱湖5个省市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即拥有“民宿栖居、大田风光”的小杨村、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河横村、以“小桥流水、梦里水乡”为特色的湖南村、“稻书香凤地”西陈庄村、打造水乡农耕体验园的千垎周庄村。

沈高镇河横村早在1990年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高效设施农业、特种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然而,记者在河横稻麦示范基地仅看到了一片紫色花海,朵朵紫花挨挨挤挤,有如大地静卧在一片紫雾中。“为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国家轮耕、休耕号召,种植紫云英,等到开花结束后就全部翻耕到地下沤肥。”据区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吴爱国介绍,稻作方式从手栽秧发展到机插秧,后来又出现大规模直播稻,加上品种变化,水稻在大田生产期延长,秋季收稻种麦要“双抢”,耕地得不到喘息。紫云英在里下河地区被普遍作为绿肥植物种植,盛开时一片花海,还能打造“绿肥植物观景线”,进一步推动河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力放大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效应。

桥头尽管是人口小镇,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体系建设均走在全区前列。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曾赞誉“桥头模式”代表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去年11月,桥头镇大杨村井贤家庭农场成了全省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集成技术姜堰示范区实产验收现场。来自全省的近百名农业专家见证了药肥减施区与农户药肥常规自用区相比,在药肥双减的情况下,平均亩产水稻增收82公斤。这标志着我区成功种出药肥减施增效集成技术“样板田”。井贤家庭农场种植360多亩水稻,品种为优质南粳9108、南粳5055。种植户姜井贤说,他大面积种植水稻7年了,去年在省农科院等部门帮助下,划出100亩采用药肥减施增效集成技术,仅施了基肥和拔节孕穗肥,比另一半田少施2次肥,农药也少洒2次,然而,测量时,比常规田每亩602.75公斤增收82.19公斤,加上节省的农药、化肥、灌水和用工成本,每亩田至少增收200元。“这还不包括少用药肥稻米品质提升、生态环保的隐形价值。”说到这里,姜井贤不禁喜上眉梢。

农业产业是乡村建设的基石。各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同时,我区以生态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带动以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等一大批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对整个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这无疑是我区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绿水青山也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了。